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博鱼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沧州: “云”端摆擂风中奔跑

2024-08-24 23:14:2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沧州: “云”端摆擂风中奔跑生活日渐复苏,一半是常态防疫,一半是烟火诗意。自由切换之间,人们寻找各自适合的健身模式。从线下到线上,从室内到户外,从居家运动到户外锻炼,再到“云”端摆擂,疫情虽未完全消散,却阻挡不了人们健身的热情。

  “时长88分钟,距离8.03公里,燃烧512大卡,均速5.42公里/小时……”昨日,健身达人李飞晒出居家完成的有氧健身成果,这已是他连续5个月利用手机APP、网络直播课堂锻炼身体。

  “疫情期间,为了增强抵抗力,全家老少都养成了运动的习惯。”李飞说,他和家人经常随网络居家健身,既锻炼身体,又增添乐趣。

  除跑步外,跟随一些居家健身APP运动也成为市民锻炼的一种形式。“Keep、Fit等健身APP,有很多居家锻炼的课程,教练在线教学,利用‘居家创意运动’‘运动进阶打卡’等主题鼓励大家锻炼身体。”市民陈佳佳说,每完成一定的训练内容和时长,用户等级会有所进阶,训练强度也在提升。

  健身,不拘泥于场地与形式。55岁的市民周武就地取材,在矿泉水瓶里放入小石块和自来水,自制“哑铃”,还根据装水量的多少来调节重量。他还把砖头固定在挑水的竹竿两头,制作出简易杠铃。

  “自制的健身器材,虽然简陋,但训练效果丝毫不差。”周武每天都会在自家小院里练上一个小时。锻炼完,再把活动的视频和照片“晒”到朋友圈,收获大批粉丝点赞。“我们健身群里“晒”出不少自制的健身器材和自编的健身操,实用又有趣。”周武说。

  清早,晨曦微醺。人民公园内,三三两两的人环湖而行,或慢跑健身,或欣赏美景。60岁的王建国沿湖跑了两圈后,又到健身器械上做了拉伸运动。他家住在人民公园附近,疫情前,每日必来公园“打卡”健身,有时时间充裕,还要唱上两首歌。

  宅在家中那段日子,王建国天天盼着能到公园活动。后来,随着健身场地的逐步开放,他第一时间就来到了人民公园。

  “刚开放时,公园里的人很少,后来慢慢人多起来。跑步、健走、练太极拳……许久未见的老朋友,也纷纷回到公园健身,曾经熟悉的生活,终于回来了!”王建国说博鱼boyu,虽然大家见面很高兴,但特别注意安全防护,活动时各自锻炼,不扎堆,近距离打招呼都要戴上口罩。

  傍晚,夕阳渐沉。在新建的板式网球场内,网球撞击球拍的声音格外响亮。尽管已挥汗如雨、气喘吁吁,但50岁的市民张兵放下球拍时仍意犹未尽。几天前,他得知新场馆开放,一早约了老球友,过来体验。“疫情前,我经常打网球,这还是第一次打板式网球,虽有不同,但能很快适应。”张兵说,曾经,他一周至少打两次网球,宅家这段时间,只能打打太极、做做俯卧撑来保持运动量,出来打场球真是身心舒畅。

  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逐渐缓解,为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,我市部分体育场馆陆续开放。沧州体育场和沧州西体育场实行限流管控,入口设有测温登记点,健身群众经体温检测合格、实名登记后方能入场。健身过程中,须遵守场馆秩序,自觉做到不聚集、不扎堆,进行分散式锻炼,互相保持2米以上距离。

  这场线上赛事采用“体育+互联网”模式,通过各县市区互动式、场景化的“云启、云聚、云赛”,为太极拳爱好者搭建了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线上“云舞台”。

  受疫情影响,近几个月,我市户外锻炼和体育赛事大幅减少。应广大体育爱好者要求,沧州市体育局开展一系列“云赛事”,如“云太极拳(械)”比赛、“云跆拳道”比赛、“云毽球”比赛等,丰富了市民的运动生活。

  “我打太极拳,孙子给录视频,然后上传给组委会就算完成比赛。”80岁的孙民富不久前参加了“云太极(械)”比赛,尽管没取得名次,但老人第一次参与线上比赛,很是兴奋。看着自己视频里的表现,老人开怀大笑。“我还挺上相的,动作也算标准。”孙民富眯起眼睛。

  “云”端擂台如火如荼,“线上体育课”在各个互联网平台也层出不穷。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亲自上阵,利用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,带动更多人加入居家健身行列。

  同时,在民间,我市一些体育社团和健身爱好者利用线上资源,自编健身操、健身舞、手指操等运动,号召人们动起来。

  第九套广播体操、“科学健身18法”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都成了“新网红”。这些简单易掌握的健身方式,潜移默化地成为大家的生活常态,助推全民健身的开展。

href=""

搜索